龙头企业带动下的农牧区新型城镇化之路东达蒙古王集团建设风水梁移民新村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3-05-02

字体:

返回

本文转自新华网内蒙古频道(http://www.nmg.xinhuanet.com/ft/2013/428/2013-05/02/c_115619112.htm)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5月2日电(记者 王欲鸣 李晋生)在鄂尔多斯市库布齐沙漠东缘,有一道景观让外地人感到新奇:一边是延绵起伏的大沙海,一边是规划井井有条的小城镇,小镇里来自四面八方的农牧民,正依托着沙漠的天然恩赐,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城市生活……
  近日,记者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风水梁“东达生态移民扶贫村”采访发现,该地成功走出的“以企业为龙头、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以产业为突破口,搞好城镇化”的路子,不仅对于传统农牧业的升级,而且对新型城镇化建设都有示范和推广意义。
 
  沙漠里兴起一座绿色的新城
 
  “这里原来叫风干圪梁,那时黄沙遍野,人烟稀少。”这个被人叫做“新村”的建设者——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董事长赵永亮说,我们认为,通过科学建设,一定能把这个风大、风多、缺水、干旱的不毛之地变成一块风生水起、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希望的风水宝地,所以,就把这里更名为风水梁。
  为此,东达集团规划在风水梁投入扶贫项目建设资金100亿元,打造以獭兔养殖、物流服务、高新技术、种苗培育、文化等五大产业为支柱,配套建设道路交通、人文居住、教育就业、公共卫生、医疗保险、信息网络、文化娱乐、广场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能容纳12万人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园区,使沙区生态、农牧民致富和企业发展有机结合,使企业和移民在市场运营中获得双赢。
  如今,这座“新城”已初具规模。目前,新村现已入住移民3000多户,其中近2000户从事獭兔养殖,户均年出栏獭兔2000多只,养殖户年收入可达5-7万元,大型养殖户可达10万元以上。
  新村的水、电、路、气、讯、排污等基础设施也正在逐步完善和扩充,住宅楼、风水梁新村等项目也全部交付使用,卫生院已开始接诊,学校、幼儿园以开始招生办学。
  “我们的住房、兔舍、沼气池等设施都是东达公司免费提供的,孩子上学也不用花钱。”养殖户贾玉莹满脸笑容地说,“现在的收入和生活条件比以前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呢!”
  “未来,这里将是一个占地面积53平方公里,能容纳12万人的新型城镇。这里以种养业、物流服务业、高新技术业、文化影视旅游业、种苗培育等五大产业为支撑,道路交通、人文居住、教育就业、公共卫生、医疗保险、信息网络、文化娱乐、广场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齐全。这里也将成为一个富裕、集约、生态、环保、智能、低碳的新型城镇化的典范。”赵永亮兴奋地描述着风水梁美好的未来。
 
  治沙产业成就传统农牧业大升级
 
  “五十年代风吹草低见牛羊,六十年代乱垦滥伐滥开荒,七十年代沙进人退无躲藏,八十年代人沙对峙不相让,九十年代沙退人进变模样。”这是当地较为流行的一首打油诗,用来描述风水梁近六十年来的景象。其中变化的缘由却体现了“点沙成金”的科学治沙发展理念。
  风水梁地处沙漠边缘,在外人眼里,这里不具备发展传统农牧业的条件。但东达蒙古王集团却从自然劣势中寻找到了优势。
  “在沙漠中培育沙柳、柠条等沙生植物,依托沙生植物,我们养殖适宜沙漠环境中生存的獭兔。獭兔的下脚料可以加工配制饲料喂貂,利用貂肉加工配制饲料喂貉子,利用貉子肉加工配制饲料喂狐狸……就是这样,我们构建起了一条沙生植物物——獭兔——貂——貉——狐——狼——粪便——沼气——沼渣还田肥田的生态食物产业链。在这个链条上,獭兔的皮、肉、睾丸、血、内脏和粪便还能综合利用,形成制作服饰、食品、保健品、药材、饲料、肥料等六个产业综合利用链条。同时,这种大养殖、大加工基地,能够吸引农牧民来基地从事他们熟悉喜爱的养殖业,使农牧民‘离土不离乡、离乡不离行’。农牧民成为产业化农民,改变了小农经济种养业生产方式,改变了养殖户从业方式和生活方式。”东达集团党委副书记秦飞这样总结东达集团的农牧业发展之路。
  东达蒙古王集团的治沙产业不仅能实现风水梁的传统农牧业产业升级,而且对类似自然环境的地域也有示范意义。内蒙古能源开发局局长王秉军说,内蒙古地区类似达拉特旗宜种植沙柳、柠条的荒漠化土地约占自治区国土面积二分之一,仅鄂尔多斯地区的沙生植物就可支撑1亿只獭兔的养殖。若按此规模测算,可安置养殖户10万户,户均收入8万,按四口之家计算,可养育40万人,养殖户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远高于全国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是沙区农牧民致富达小康之路,是沙漠变宝库、生态建设变财富建设之路。
  “我一直坚持认为,生态建设不应以绿色划句号,应当向绿色要效益。”赵永亮经常向外地的朋友讲述他的治沙理念,“传统农业畜牧业不能搞了,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路子,我们要走现代农牧业路子,包括我们传统产业的提升。只有实现传统农牧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和专业化,才能有新型城镇化,才能让老百姓富裕,所有人富了才叫富。”
  几年来,东达蒙古王集团依靠“规模化养殖、产业化配套、专业化管理、系统化分割、现代化加工、资本化运作”六轮驱动模式,积极发展獭兔养殖业,并为农牧民提供保种兔、保设施、保防疫、保饲料、保销售“五保”全方位服务。截至目前,东达生态移民新村累计投入资金38多亿元(其中24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年出栏商品兔近300万只,使12万农牧民脱贫致富,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新生活。
 
  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的利益互动共享,走出了一条农牧区新型产业化、城镇化之路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风水梁产业发展中极为明显。一方面,东达集团养殖基地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工厂化,保证了养殖质量、食品安全,提高了防疫能力。农牧民只投资购种兔、兔笼,既降低了投资压力和风险,又宜于吸引农牧民入场养殖。而农牧民入场养殖变成专业技工,又有利于提高养殖技能。
  另一方面,企业开拓市场、创造了品牌、拓展了市场容量,并以保护价收购养殖产品,让利于民,保护了养殖户利益,降低了养殖户独立闯市场的风险,建立起了新型龙头企业与养殖户合作关系,改变了原有的企业+农户的模式和利益机制。
  内蒙古能源开发局局长王秉军说,企业+农户的模式下农户作为商品生产者既要投资养殖设施,承担投资风险,又要与龙头企业进行利益博弈,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机制往往演变成为“鱼虾”关系,养殖户利益难以保证,许多都处于承担养殖投资风险和经营亏损的艰难处境。而东达集团是一种新的养殖工厂化模式,既改变养殖户的生产方式,又不是将养殖户变为养殖工人,而是相当于养殖户在养殖场独立核算的专业养殖,其利益机制是企业承担养殖投资风险、市场风险,保护养殖户利益、让利于养殖户的利益关系,是一种以工补农长效机制的尝试。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盖房子,必须要有产业支撑,与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工业化相结合。”谈起新型城镇化,赵永亮头头是道,颇有研究,“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央领导也多次表示,推进城镇化,是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而我们东达蒙古王集团正是在探索和实践着这样一条新型城镇化之路。”赵永亮信心满满地讲述着风水梁城镇化之路的科学理念。
  王秉军认为,东达蒙古王集团在风水梁的实践证明,“以企业为龙头、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以产业为突破口,搞好城镇化”是一条有示范意义的农牧业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之路。龙头企业建种、养、加工基地,创新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了龙头企业与农牧民新型利益关系,既收到了吸引农牧民入住、致富农牧民的实效,也带动了特色资源加工产业、物流服务产业集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了动力。同时,建设了良好的人居环境、服务环境,又增强了吸引人口入住,从而形成了产业兴、人口聚、小城镇成型的良性互动局面。
(编辑: 康文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