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亮:西部生态经济的开拓者

发布时间:2010-01-07

字体:

返回

转自新浪网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roll/20100107/18497209787.shtml

  文/赵发中  冯俊奇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崛起在中华大地,民营企业家也数以万计地成长起来,他们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以不同的方式创造出非凡的业绩,为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东达蒙古王集团就是这片瀚海中的一颗闪亮金星。在董事长赵永亮的带领下,东达蒙古王集团凭借在著名的库布齐沙漠实施林、沙、草产业化,引导西部沙区农牧民在西部沙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走出一条大范围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成为全国农牧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赵永亮是地道的鄂尔多斯人。作为鄂尔多斯市民营企业的领军人物,他常被称为是“继鄂尔多斯经济风暴之后,对鄂尔多斯企业进行思维风暴的第一人”。1996年创建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任董事长、总裁;2008年总裁由其弟赵永明先生接任。目前还担任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副会长、内蒙古政协常委,内蒙古工商联合会副会长、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副会长,内蒙古扶贫协会副会长,内蒙古开发协会副会长、救助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促进会会长等职务。

  由一名给供销社赶猪送羊的临时工,成长为“中国最具有生命力十大企业舵手”;由一名初中毕业的农村娃,到“内蒙古大学MBA教育中心客座教授”,赵永亮付出了超出常人的辛勤汗水。他的家庭背景并不显赫,从小吃不饱,穿不暖,初中毕业就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他的外貌并不特殊,然而,他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佼佼者——一位不甘平庸,通过自身努力走向成功的杰出人士。

  艰辛的创业之路

  1957年12月,赵永亮出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达拉特旗境内一个平平常常的小山沟沟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也同样遭受过饥饿和寒冷的袭迫,同样遭遇过贫困和窘迫的煎熬。

  正是那样的特殊时代、特殊环境、特殊家庭,造就了赵永亮的特殊青少年时期,当年为了生存,只有15岁的他,就离开了学习知识的课堂,告别了本该属于正常成长的那个年龄段的学校,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学生生涯,和穷人家的孩子一样,与饱受沧桑的父母一起承担家庭这副重担。

  16岁时,他被招到当地供销社任收购员。 1976年,在伊克昭盟(现在鄂尔多斯市)畜产品技术大赛中,年仅19岁的赵永亮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力挫群雄,摘得桂冠,既赢得了荣誉,又鼓起了他更加发愤图强,刻苦钻研的激情和信心。

  1979年,他被先后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和全国“新长征突击手”,1980年他被调到东胜绒毛厂提任原料部长,不久调到鄂尔多斯羊绒衫集团,提拔为最年轻的副总经理。

  1989年腊月,他的奶奶去世,出殡的前一夜,他与家人亲戚商量好的,计划要给操劳一生慈祥的老人像模像样的操办一番丧事,以寄托亲人的沉痛哀思,可是事到临头,苦于没电,万般无奈,他只好用带回来的汽车录音机放了一夜哀乐,很是不如人意;他当时就跪在奶奶的灵前发誓,一定要自己创业发展,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改变家乡穷困落后面貌。当年他也就30刚出头的年龄,风华正茂,仕途极佳,可出乎人们的意料,却毅然的辞去好多人渴望而不可及的副县级公职职务,带着他的胞弟,现任总裁赵永明等人,义无反顾的“下海”了。

  1990年,他下海的第一站是西安裕民毛纺有限公司,他的职务是副总经理,职务薪酬待遇都很不错。

  1991年,由意大利、香港、中国兴办的三资企业——大连三友绒毛制品有限公司,特聘他为副总经理,更能施展他人生的才华,释放他的天赋和能量。

  当时通过不断对国内外企业的考察,赵永亮日臻成熟,羽翼丰满起来,思辨的能力,超强的记忆,充沛的精力,昂扬的激情,缜密的思维,流畅的语言,生动的表情,果决的魄力,有效的管理,已经完全凸现出来。

  虽然离开了鄂尔多斯,但作为毛纺高级工程师,他曾经编著了中国第一部羊绒方面的专著《山羊绒毛学》, 赵永亮在羊绒界的名气依然很大。1993年,赵永亮创建了内蒙古东达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开始逐渐在市场上展露头角。“东达蒙古王”系列羊绒产品作为国家免检产品,已经跻身中国纺织行业十大名牌,并成为内蒙古的科技名牌。1996年4月,他正式组建成立了东达蒙古王集团,逐步涉足路桥建设(11.96,0.00,0.00%)、煤炭开采运销、造纸、商贸和工程等诸多领域。几年来,通过发展沙产业种植沙柳,以及投入1亿元资金对造纸厂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不但拥有年产10万吨箱板纸的生产能力,而且还成了无污染环保型循环经济企业的样板。 

  1998年,东达蒙古王收购了一家老国企,上了年产50万吨沙柳制浆造纸项目,并投资7000多万元在库布齐沙漠区开发了350万亩的沙柳制浆造纸基地,为每年100万吨的沙柳找到出路。赵永亮带领当地12万农牧民用新的方式养羊、养牛、种树,农牧民大把大把赚钱的同时,沙漠也在成片成片地变绿。他认为:“作为企业家,他是在替社会管理财产,因此他要用这份财产帮助更多人致富”。

  东达蒙古王的转型发展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有专家认为家族企业就是企业与家族的统一体。创业初期两者不但有较少冲突和矛盾,甚至有互补作用成为家族制管理的早期优势。家族内部的信任关系降低了企业内部的管理交易成本之后,也就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障碍。面对既有的辉煌,赵永亮常说:“100万是自己的,超过了都是社会的。”大多数私营企业家在发展后都会遇到的家族企业瓶颈,赵永亮说他的解决办法就是“革命”。 

  赵永亮非常幽默地称:“第一次革命为‘家庭的三次革命’,主要解决体制问题,先后把老父亲、两个妹妹‘革’出去了。记得把小妹妹‘革’出去时,老父亲都要用茶杯往我的头上扔,但是,在我心中社会责任高于一切。第二次革命是‘资产革命’,解决了资本的合理配置。通过两次革命,东达蒙古王集团由家庭企业转变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股份制企业,现在东达是一个非常健康的企业”。通过两次革命,赵永亮使企业从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他的企业越办越大,越做越强。

  赵永亮说:“东达是东达人的东达,更是全社会的东达。与朋友同荣共辱,与社会共同进步,是我和我们企业的责任。”他对自己所说过的也竭力地身体力行。 

  人要给更多的人去做事情,就是给自己做了大事情,没有这样的信念,可能没有今天的东达。贫寒的出身,艰辛的少年生活是上帝给予赵永亮最宝贵的财富:正直、善良、责任心、悲天悯人,同时也让他意识到理想主义的可贵——理想主义就是在什么都不缺少的情况下想到天下所缺。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愿望,然而,将理想变为现实,绝非一帆风顺。“东达蒙古王是个霸气的品牌”,赵永亮是这样说的。在外界,人们了解太多的是东达蒙古王显赫的殊荣,看到的是一位重量级企业家耀眼的成功,而我们却要从那段鲜为人知的经历,了解他能够不断超越自我的原始动力。

  “创世界品牌,展东达风采。”做为奋进的企业的口号,为打造卓越产品,东达蒙古王公司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建立了高产绒山羊育种研究所及现代化大型养殖基地。利用现代胚胎移植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改良和扩繁高产绒山羊。其中25万只的舍饲绒山羊基地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出口产品优质原料基地。

  “播种品牌,就会收获市场”、“今天拥有质量,明天拥有市场”。品质卓越的东达蒙古王羊绒制品远销到美、意、日、韩、马尔他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畅销国内50多个大中城市。“东达蒙古王羊绒衫”先后被评为“消费无投拆中国驰名品牌”、“全国五佳质量过硬品牌”、“购物首选品牌”、“中国市场纺织品十大品牌”、“国家免检产品”等。

  东达集团坚持长效发展的理念,立足于内蒙古丰富的资源优势,不断开辟新的产业领域,全力打造由房地产开发、路桥建设经营为主的16家企业组成的基础产业链条。集团投资10亿元在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开发建设的高层建筑群项目——“东达城市广场”、其“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成为了内蒙古的CBD,呼和浩特一张精美的城市名片,确定为自治区60周年大庆献礼项目。

  东达集团在不断壮大主导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发展第三产业,构筑成酒店、物流、商贸、信息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锦江国际五星级酒店,集办公、住宅、酒店、文体娱乐为一体,引进加拿大GLG的景观设计,英国第一太平戴维斯物业管理,承接国际酒店经营理念,打造国际一流服务水准。

  生态产业经济的实践

  十七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上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初,鄂尔多斯(18.45,-0.81,-4.21%)荒山裸露,植被稀疏,一年能有八、九次沙尘暴天气,沙尘天气就更不用说了,一年能刮几十场,尤其是春天,常常一到下午四、五点钟,沙尘一来,天昏地暗,黄土飞扬,伸手不见五指的现象随有发生。

  2000年以前,北京的沙尘暴频频发生,沙源主要来自内蒙古的西部,过去因为沙地上植被稀少,一到春秋时节风大时,大量的沙土被风带到了几千米高空,部分沙尘直落京津冀地区,致使沙尘暴不断。

  近几年来,通过国家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当地收缩转移、集中发展等改善生态的措施落实,把农牧民和其他生态建设主体的实际利益紧密结合,用利益杠杆撬动生态建设,在调动广大农牧民积极性的基础上,发动企业和造林大户积极参与,发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鄂尔多斯市境内的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占该市总面积的48%。长期以来,鄂尔多斯人为防沙治沙、改善生态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2006年底,该市森林总面积达到了2359万亩,比2000年增加771万亩,草原平均产草量提高 35%,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了18.07%和70%,比2000年分别提高5.9和40个百分点; 2000年这一地区植被覆盖率只有30%,今年已经达到80%。

  这些成就来之不易、意义重大。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副会长郝诚之曾经总结说,“这是一个由自发、被动、到自觉而积极的建设过程。”

  东达集团通过企业龙头带动,“不以绿色划句号”;将没有多少经济价值的沙柳作为造纸原料,变废为宝,变生物链为产业链,与农牧民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使农牧民按订单林业有了新的收入,反弹琵琶,通过林沙产业的发展壮大,逆向拉动防沙治沙工作,用经济杠杆撬动广大农牧民种植沙柳的积极性,由“要我种”变为“我要种”,变“输血”为“造血”,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种植面积成倍增加。

  东达集团实施的沙柳产业化项目,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实行灌草间作,立体种植,在沙柳行道间种植苜蓿、沙打旺、杨柴等优质牧草,沙柳吸收深层水份,牧草吸收表层下渗水,科学合理的利用了水资源,有效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平茬下来的沙柳85%的主干部分(木质纤维)作为造纸原料,过机器,形成产品,进入市场; 15%富含植物蛋白的细枝嫩条,与间种的牧草混合加工成牛、羊、兔的上佳饲料,过腹将植物蛋白转化为动物蛋白;延伸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

  该项目被国家经贸委定为“双高一优”技改重点项目,被列入自治区“双百万”京(津)北绿色屏障工程。企业投资3亿元建设了库布其沙漠周边地区350万亩的沙柳种植基地,拉动辐射毛乌素沙地周边1200多万亩,绿化面积达到一万多平方公里,以及70个奶牛养殖区和25万只舍饲绒山羊基地等几个大项目,已带动鄂尔多斯市3个旗、20个乡镇、12万户农牧民人均增收2800元,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和谐社会,在产业链上做了一篇“生态、环保、扶贫、保护母亲河”的大文章,力争打造中国沙产业的硅谷。

  企业集团积极践行了已故钱学森院士创建的知识密集型林、草、沙产业理论,即“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因此,将项目向钱老汇报后,他亲笔署名回信:“我认为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将林、草、沙三业结合起来,开创我国西部沙区21世纪的大农业!而且实现了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达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这是钱老一生中给唯一的企业和企业家回信,使东达集团及赵永亮倍感亲切,深受鼓舞。

  目前,我国工业已形成了较好的基础,已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个基本判断的丰富内涵,有利于动员全社会更加自觉地关心支持“三农”发展,加速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

  东达蒙古王集团早在2005年初,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家乡人民的脱贫致富问题,根据梁外山区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生活比较困难的实际情况,根据鄂尔多斯市委提出的“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创新性的确立了“生态建镇移民、产业拉动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新尝试,不在土地上做文章,要在二三产业上找出路。将鄂尔多斯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牧民迁居到风水梁,打造6000平方公里的生态自然恢复区。东达生态移民扶贫村规划企业投入扶贫资金10亿元,项目建设资金70亿元,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后备发展用地35平方公里,构建种养殖产业链、物流服务、高新技术工业、生态民俗旅游四大产业支柱的循环经济体系,配套建设道路交通、人文居住、教育就业、公共卫生、医疗保险、信息网络、文化娱乐、广场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计划用5~8年时间,建成拥有6~8万人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紧紧围绕环保、生态、节约、科技型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使农牧民进“村”在产业链条上致富,实现沙区生态、农牧民致富和企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着力将东达生态移民扶贫村打造成鄂尔多斯的卫星城,中国北方华西村(8.44,0.27,3.30%)、“中国西部第一村”。

  然而进入了21世纪,生活在梁外、沙区的农牧民,依然在贫困线上挣扎着,根本无法摆脱艰难困境,固守着本不适宜人类生存的贫瘠土地,这里的人们没有稳定的收入,主要依靠“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补贴来生活,每户年收入不足一万元,好多人还搞偷牧养畜。双补机制一旦退出,生活生存更无着落。

  1996年,企业曾经用四十多万元为当地遭受凌水、地震灾害的群众建了一个“东达新村”,当时着实解决了灾民的燃眉之急,受灾的群众在入冻前全部迁入了新居,免受了居无定所冷寒受冻之苦,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同志视察灾后重建时曾给予了高度评价。可是,如今一座座崭新的房屋已变得很陈旧了,这里人们的生活水平依然如故,主要原因就在于群众依靠单一的农田种植收入,没有新的产业带动,实现真正富裕难度很大。总结经验,东达集团在建设新农村的规划上,以全新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建设生态型、环保型、科技型、节约型的大型农牧业产业化集镇,将使农牧民变为产业工人,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在产业链上谋生存,求发展,得实惠,着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如今东达生态移民扶贫村的建设,以大型集镇规划为总体布局,以五大园区为支撑点形成产业链。

  一是现代大物流、大运输、大服务园区,建设包括汽车修理、配件、加油站、冷库、大型物流配送中心,特色餐饮、住宿、洗浴、商业网点等生产、生活服务业。利用当地农产品(17.05,0.22,1.31%)丰富的优势,围绕獭兔养殖,发展粮食饲料加工,服装加工、肉联加工、生物制药,沼气发电和有机肥料生产,由此拉起了绿色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为新村产业化工业园区的建设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二是獭兔规模化养殖业,该工程是移民脱贫致富的核心产业和基础项目,公司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系列化综合服务:设施统一建设、种兔统一提供、饲料统一配制、疾病统一防治、出栏统一销售。增加科技含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2500户獭兔养殖专业户,年出栏500万只商品兔。全力打造中国獭兔业的“航空母舰”。

  三是加工工业园区,与国内著名乳业集团合作,利用鲜牛奶的资源优势,新上液态奶生产线;与著名餐饮集团联手,直接将獭兔肉打入市场;适时适地建设苦参碱制药厂、羊绒制品加工厂、服装厂、饲料加工厂、皮毛加工厂、沙柳造纸厂、包装制品厂、生物质发电厂、汽车改装厂等。

  四是公共设施园区,建设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医院、信息通讯、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完善广场、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文化旅游区,发掘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挖掘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发挥当地恢宏的民族文化优势,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浓重的乡土文化,开发生态旅游民俗文化项目,建设大旅游,大文化。与我国著名导演王新民合作,打造中国西部沙区生态影视城,将恩格贝、响沙湾、王爱召连成一体,建设91公里的内蒙古鄂尔多斯风景旅游线。

  东达生态移民扶贫村的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发展出发,一切从引导移民脱贫致富出发,从建设规模到建设内容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新村在医疗等保障措施上,讲求科学化、专业化,高起点、高水准。村民“就业有岗位、养老有保障、看病有医保”。力求在建设过程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通过建立东达新村到新建东达生态移民扶贫村,东达集团深深地体会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是盖新房子,要为他们寻求生存发展的产业路子,农牧民脱贫致富绝不能搞权宜之计,靠国家政策补贴得过且过;更不能搞所谓人定胜天,盲目蛮干,违背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一要靠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二要靠地方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三要靠企业的龙头辐射和带动,实现企民联手致富,帮助农牧民要由“输血型”转变为“造血型”,实现农牧业产业化,让农牧民在产业链上谋生存,求发展,得实惠,提高生活质量。推动和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共同富裕,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目标,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西部沙区的“三农”、“三牧”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回馈社会的感悟

  自1991年开始,十几年如一日,每逢年关,赵永亮都要携慰问品与慰问金去看望贫困农牧民,给他们送去温暖送去关怀,让他们也尽可能多地感受到春节的祥和喜庆。每到一户,赵永亮都要详细问询其家庭收入、家里存在困难、孩子上学、看病等现实问题。无论走到哪里,迎来送往赵永亮的都是泪水伴着感激,每一位受助者都要紧紧握住赵永亮的手,用发至内心深处最质朴的话语表达他们对这位致富不忘老百姓的企业家纯真诚挚的感恩情怀。

  成为亿万富翁以后,赵永亮更加致力于扶贫济困事业。1993年至1996年,赵永亮和弟弟赵永明先后出资在盐店乡兴建了亮明第一、第二希望小学,并且全部免除学生的学杂费和书本费。他们为民办教师支付工资,为学校购买汽车拉煤取暖、搞勤工俭学,还为全校师生每人制作了一套校服。为了鼓励学生成材,赵永亮承诺为两所学校考上大学的学生每人奖励1000元,考上中专的每人奖励500元。在当时自己不甚发达的境况下,能做出这样的举动和取舍,确属难能可贵。

  1996年达拉特旗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凌灾、震灾,赵永亮为受灾群众捐款、捐物,把食品、物品亲自送到群众手中。他开着拉满食物的车停在老百姓面前,为老百姓分发干粮。一位一天没吃东西的老奶奶嘴唇干裂流出了血,颤巍巍地向旁人问询这个给大家发食品的人是谁,有人说这是东达蒙古王集团的老总赵永亮,老奶奶激动地感叹道:“好娃娃,这样的娃娃将来定有好报!”

  1998年,三江洪水泛滥;2003年,“非典”席卷全国。赵永亮急灾民之所急,倾其所能从企业中拿出总计500多万元的财物及时救灾,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8年南方发生特大雪灾,正在病榻上输液的赵永亮闻讯,再也无心治病,匆忙拔掉针头,连家也顾不得回,于腊月十七日赶着夜路直抵北京,为南方受灾群众带去了318万元的财物。这是怎样一种赤子情怀啊!同年汶川大地震,赵永亮第一时间组织员工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并亲自赶到震中地区深入考察。考察过后,赵永亮决定启动“安置震区灾民创业发展工程”,将部分受灾群众整体安置到东达生态移民扶贫村生存发展,为他们提供总造价28万元的住宅和基本生活生产设施,让他们从事獭兔养殖专业。企业一次性投入8900万元,并提供 “五保”措施服务。这种安置受灾群众创业发展的救灾新思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是赵永亮在扶贫模式上的一次创新,是他多年来致力于扶贫开发事业过程中思想升华的直接表现。

  赵永亮常说:“中国的经济是政治经济,企业家要具备政治家的素质,心里要时刻装着老百姓,要千方百计为他们做一点事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要想统计他为老百姓所做好事的确切数字,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赵永亮在家乡修路造桥,使所建公路桥梁沿线居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过之处村容村貌都有了极大的改善。赵永亮所修之路大多可称之为扶贫路,1999年修建德敖线时,有意多投入200多万元绕道原盐店乡政府,以促进小城镇建设;2002年修建德敖复线时,又多投入400多万元,绕到敖包梁新村,以带动村民发家致富;2006年再多投入1000多万元,将白泥井镇海勒素村绕开,避开了交通肇事多发地段,保证该村的人畜和财产安全。

  赵永亮为扶贫事业慷慨解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但在自己的生活上却十分简朴。他痛恨浪费,穿戴不追求名牌;花钱从不挥霍,然而最大的一笔支出却高达2.3亿元。这是他多年来为社会公益事业捐资的数额。赵永亮很早以前就讲过,办私营企业几百万是自己的,再多就是社会的。他常说:“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富起来。先富帮后福,和谐共致富,消灭贫穷和落后,这是一个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多年来,赵永亮一直以实际行动在坚守并践行着自己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