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27日,新华社记者经济采访部主任任会斌深入风水梁园区实地采访,风水梁园区党工委书记张钊、东达蒙古王集团党委副书记秦飞陪同并接受采访。
风水梁原来叫“风干圪梁”,位于达旗库布其沙漠东部边缘,以前黄沙遍野、荒无人烟,仅少部分区域有沙生植物,植被覆盖率低,自然条件极度恶劣。如今,这里改名为“风水梁”,通过科学建设,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一块风生水起的风水宝地。并提出打造中国西部第一村的宏伟目标。从“风干圪梁”到“风水梁”,人烟稀少之地变成了干净整洁的多功能小镇。
风水梁园区管委会书记张钊向记者介绍了风水梁的变迁与发展情况。风水梁现有居民大概13000人,基础设施完备,是产业、居住聚集的多功能园区,与东达蒙古王集团共同投入5000多万,种了70多万棵树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点,林业项目投入较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将沙区生态、农牧民致富和企业发展有机结合,使企业和移民在市场运营中获得双赢。当问到下一步园区的发展规划时,张钊自信的向记者介绍道:下一步将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结合扶贫发展产业,要把产业升级与农牧民利益相结合,以风水梁为品牌,发展农牧产品,打造风水梁乡镇欢乐观光园,能够体现新农村的特色,带动经济的发展。
风水梁园区源于东达蒙古王集团致富不忘家乡,遵循“生态扩镇移民,产业拉动扶贫”的理念,在达拉特旗建设东达生态移民扶贫村,构建以养殖、物流服务、高新技术、种苗培育、文化等五大产业为支柱,配套建设道路交通、人文居住、教育就业、公共卫生、医疗保险、信息网络、文化娱乐、广场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将散居在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的农牧民吸引、集中过来,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其中獭兔养殖是移民脱贫致富的核心支柱。
集团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牧民参与,银行支持”四项基本原则,公司无偿为每户入住移民提供住房、兔舍等基础设施,对养殖户实行五保政策,通过六轮驱动模式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我那20多亩耕地,说是耕地,其实都是靠天吃饭的沙地,种啥啥不长。”2010从盐店村搬入生态小镇的徐锁小告诉记者,一场车祸让他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许多外债。走投无路之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搬到了风水梁饲养獭兔。
老徐没有想到的是,养了将近2000多只兔子,再给企业打一点零工,当年老徐就收入了10万元。今年9月,56岁的老徐考了驾照,他和妻子合计着,今年再买个客货两用车,逐步扩大养殖规模。
东达蒙古王集团副书记秦飞在接受采访中向记者详细的介绍了集团的整体规模、发展历程以及各个产业的布局,谈到未来的发展计划,书记秦飞讲到:下一步要逐步扩大养种殖规模,大量的吸收周边的贫困户到园区工作,达到精准扶贫的效果,同时也力争突破企业小规模的现状;在沙漠治理上要扩大治沙面积,努力将福源泉实验基地种植的沙生物推广到沙漠中,既能够治理沙漠,提高扶贫的能力,又能够实现企业的创收。
东达蒙古王集团在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郝来是吉格斯太镇乌兰壕村的村长,也是村里的沙柳大户,乌兰壕村与准格尔旗交接,在风水梁的正东方向,属于沙漠腹地,一到春天,黄沙漫漫刮得睁不开眼,水源的缺乏愈加限制着村子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村民们开始绿化沙地,与风沙作斗争,而沙柳正是适宜沙漠绿化的树种,村民们开始自己栽种沙柳,栽种一亩政府补2—3元,这样一来就极大的调动了村民栽种沙柳的积极性。因此乌兰壕村的每个村民家里都种着上百亩沙柳,郝来说到:通过种植沙柳治沙,生态得到极大的改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我们家有一百多亩沙柳,之前都是到呼和浩特市的刨花板厂去销售,运输路途远、成本高;后来,东达集团成立刨花板厂,就近设立了原料收购站点,现在运输方便了,我们家的一百多亩沙柳地每亩能够产沙柳五十多吨,一顿能卖240元,加上平茬、苗条等一年下来也有2万左右的收入,而且沙柳种植刚好与农活时间错开,搂草打兔子俩不误,卖沙柳都是给的现钱,从不赊欠,我们也能过个好年,郝来高兴的说日子越过越好了。
记者通过一天半的采访,详细了解东达蒙古王集团在沙漠治理中的创新举措以及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可取经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仔细倾听每一位养种殖户和贫困户的故事,并将这些故事仔细地一一记录下来,随后将整理报道。
(吕敏 韩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