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库布其沙漠上践行钱学森理论的父子兵

发布时间:2018-09-14

字体:

返回
    “我是赵永亮的长子,2007年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毕业,学习的专业是工商管理,为了能够从事治沙,回国后还专门修了一个林业方面的硕士。”正在外地出差的赵智强对中新社记者说。
    迄今为作为“海归”的赵智强已在库布其沙漠上深耕11年,在此之前是他的父亲——中国知名企业家赵永亮将漫漫黄沙变成“黄金”。
    这一对父子共同的学习对象,是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他们的共同理论是“第六次产业革命与沙产业理论”;他们的共同实践地在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
    赵永亮的家乡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的召沟村,这是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漠横亘的地方。百年前,它还是牛羊遍地的牧场,有过水草丰美的过往。百年后,乱砍乱伐、滥垦滥牧让这里遍体鳞伤,成为了风沙的舞场,被人遗忘的地方。
    赵永亮在多个场合形容过他出生地深受沙漠侵害的状况:“春天种了一坡,秋天割上一车,打了一笸箩,煮了一锅,吃了一顿,剩下不多。”这也成为他日后进军沙漠的直接动力。
    但在进军沙漠之前,赵永亮曾做的工作却与沙漠无关,他做过当地畜产品公司的收购员,当地绒毛厂原料公司总经理。“31岁时,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山羊绒毛学》专著,并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农业技术专家。”赵永亮介绍自己的履历时这样说。随后他辞职下海,创办企业——东达蒙古王集团。
    “我在库布其沙漠中建了50多个绒山羊养殖基地,但受到沙区恶劣生态环境的困扰,萌生了治沙的念头。”赵永亮说,这既是他与沙漠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也成为日后钱学森理论的最直接实践者。
    赵永亮介绍说,“钱学森院士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介入了应对地球‘四大危机’之一的生态危机的研究,并于1984年提出了‘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的科学设想。他同时提出:与其在月球上找空间,不如在沙漠搞发展,要用新的思维来看待沙漠,在广阔的沙漠中可建立起上千亿元产值的大事业。”
    这一理论让赵永亮深受启发并由此领悟到,生态建设不能只是植草种树,而是要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科学地向沙漠要效益,最终把不毛之地变成沃土良田。
    赵永亮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他把自己创业中的困惑写信给钱学森院士,没想到还得到了回信。
    在回信中,钱学森这样写道:“我认为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将林、草、沙三业结合起来,开创了中国西北沙区21世纪的大农业!而且实现了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达到了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
    “完全可以这样说,这封信对于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的治理,起到极大的理论作用。”同样受到钱学森理论影响的赵智强对记者表示。
    在钱学森院士的理论影响下,目前,赵智强已经正式在企业内将生态治理、扶贫移民、新农村建设、科技富民、文化旅游确定为集团发展战略,要打造一家社会责任型企业。
    “沙漠不是‘地球癌症’,而是人类新的财源宝地。”赵智强告诉记者:“1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治理了30万亩沙漠,带动农牧民种树种草,这些资源使土地、固定资产、树木蓄积量、碳汇及生态等资源不断增值。之前狂风肆虐的‘风干圪梁’,经过治理已成为风水宝地,形成了獭兔500万只,貂、狐狸、貉子等特种动物4万只的养殖规模。”
    当地獭兔养殖户樊存说:“仅仅8年时间,我家就从负债累累到腰包鼓鼓。”
    据官方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底,库布其沙漠治理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三分之一的沙漠得以治理。
    2017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召开,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库布其沙漠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为世界上其他荒漠化地区和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应该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实施,推广到非洲、中东、拉美等饱受沙尘肆虐的国家和地区,造福当地人民。
    “钱学森院士的沙产业理论不仅成就了我父亲和我们公司的沙漠产业经济,也成就了中国沙漠地区的很多民众。”赵智强告诉记者,治理沙漠和从事沙产业要有坚韧的愚公移山的精神,所以,他也会把这项光荣又具有挑战性的事业继续做下去。
    在库布其沙漠上践行钱学森理论的“父子兵”
(中新社记者 赵永厚 李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