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不断创新库布其的前行路

发布时间:2018-08-06

字体:

返回
创新,不断创新库布其的前行路
    库布其沙漠曾经是“悬在首都北京上空的一盆沙”。三十年光阴,黄沙一点点褪去,绿色一卷卷铺就。敢为人先、矢志创新。如今库布其沙漠治理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绿色名片”。这张“绿色名片”源自创新发展理念指引,立足实际,遵循规律,善于探索总结独创经验,奋斗和创新,终于获得在世界领先、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沙尘天气由1988年的50多次减少到了2016年的1次;年降雨量由不足100毫米增长到400多毫米;生物多样性增长到530多种;植被覆盖率达到了53%......库布其治沙人们筚路蓝缕,走出了中国治沙经验的成功之路,开出了中国战胜“地球癌症”的良方。
    库布其沙漠曾经是“悬在首都北京上空的一盆沙”。三十年光阴,黄沙一点点褪去,绿色一卷卷铺就。敢为人先、矢志创新。如今库布其沙漠治理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绿色名片”。
    这张“绿色名片”源自创新发展理念指引,立足实际,遵循规律,善于探索总结独创经验,奋斗和创新,终于获得在世界领先、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三方聚力共治“黄沙”
    从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制度体系建设,再到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赋予前所未有的重大使命。特别是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的生态文明“五大体系”,正确的理念指引,处处闪耀着战略思维的智慧,不仅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方案”。
    1997年,杭锦旗向沙漠发起阵地战,全旗10余万干部群众人人捐钱捐物,万人会战7次,吃在沙漠里,睡在风沙里。盐厂改制而成的亿利资源集团投入人力、资金参战。历时3年,终于打通了第一条纵贯库布其沙漠南北、全长115公里(沙漠段长65公里)的柏油路,创造了“大漠奇迹”。
穿沙公路的建成,带动了杭锦旗交通、旅游、扶贫等方面全面发展,极大地缩短了杭锦旗梁外地区与沿河地区之间的运输里程,每年可节约工农业产品运费2000多万元,增加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增加过路收入600多万元。
    从上世纪50年代“禁止开荒,保护牧场”,60年代“种树种草”,70年代“农林水综合治理”,80年代中期“五荒到户”“谁种谁有”,到90年代提出“植被建设是最大的基本建设”,2000年开始的“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政策解放了生产力,掀起了一轮轮治沙种树的热潮。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政策和生态重点工程,起到了龙头和杠杆作用,橇动了社会各界治沙造林的积极性。
    一届党委政府接着一届党委政府,一代代治沙人不断涌现,一个个企业倾情投入,绿色交响曲在大漠中奏响。
科学治沙必须技术创新
    自2000年以来,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三个监测期保持“双减少”。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防沙治沙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国遏制了肆虐的“沙魔”,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和干旱的成功典范,为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模式”,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频频在国际会议上亮相并备受青睐的“库布其模式”,凸显了中国防治荒漠化工作的突出成绩。依靠科技治沙是库布其模式的突出表现。
    位于库布其沙漠的一所生物实验室,一个个盛着绿色幼苗的培养皿摆满储物架;实验员针对沙漠中干旱、低温、盐碱化等恶劣条件,试验改良种苗,便更好防风固沙,修复生态......经过多年努力,库布其治沙龙头企业亿利资源集团研发了沙柳、柠条、羊柴、花棒等1000多种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植物种子,建成了中国西部最大的沙生灌木及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创新了气流法植树、无人机植树、甘草平移栽种等100多项沙漠生态技术成果,开创了豆科植物大混交植物固氮改土等多种沙漠生态工艺包。
    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库布其治沙人发明了甘草平移、容器植树、无人机植树等100多种沙漠生态新技术。在库布其沙漠,目前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可达到85%。
    靠水压在沙地冲出1米深的细孔,树苗与沙土层紧密结合,挖坑、栽树、浇水三步骤一次性完成,仅需10秒钟,这就是在大规模治沙过程中的法宝之一——水冲植树法,成本从传统方法的每亩1000元降到200元,成活率则在90%以上。
    甘草通过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能把沙子变成土地,通过技术创新,库布其治沙人研发出“平移栽培法”让甘草顺着长而不是竖着长,由此将甘草的绿化面积由0.1平方米扩大到1平方米以上,效力扩大了十倍。
    阻止沙漠流动,为植物建构生长基础的沙障,通常以麦草和沙柳为原料,但库布其治沙科技含量日益增强,如今,从木薯等淀粉类作物中提取出可降解的聚乳酸纤维而制成的沙障,更是突破了环境和原材料的限制,提升了防沙固沙能力。据了解,该沙障轻便易携带,一个人能背6卷,30公斤能铺设一亩沙障。“基于强大的塑形性,无论装多少沙子,它都能直接贴住下面的地形,不产生缝隙,风蚀的凹曲面就稳定了,温度、湿度、光照合适情况下,十年后能够完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鄂尔多斯市聚乳酸纤维沙袋沙障技术负责人虞毅介绍到。在沙袋尾部打结,将沙子一装一铺,就成了8厘米高的沙障,铺设效率能提高2到5倍。
    而一开始,库布其治沙并不顺利,规模难以形成,“沙魔”难以被锁住。
    刚种完的树苗第二天就被沙埋住,刚修的路顷刻又被沙淹没。困难并未困住库布其人。政企合作,共同探索,库布其人最终探索出了系统化的治沙技术。通过“锁住四周、渗透腹部、以路划区、分而治之”和“南围、北堵、中切”的策略,整体生态移民搬迁,建设大漠腹地保护区,建设规模化、机械化的甘草基地,林草药“三管齐下”,封育、飞播、人工造林“三措并举”,最终形成沙漠绿洲和生态小气候环境。
    利用沙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更是将“天、光、地、热、人”环环相扣,“向沙要绿、向天要水、向光要地”,其创新的“发电、治沙、种植、养殖、扶贫”一体化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立体光伏发电的立体光伏系统,实现了“既要发电,又要让沙漠长出绿色经济,更要扶贫一方”。
沙产业不单单是种树种草
    生态建设投入大,没有产业和效益的驱动,难以持久。多年来,一批企业在政策支持下,投资参与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发展林沙产业,走出一条“生态与产业结合”“企业发展与生态治理相结合”“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结合”之路,是库布其治沙频频闪耀世界的秘诀。
    在库布其治沙人看来,沙产业不简单是种树种草,而是将荒漠变为沃土。达拉特旗风水梁位于库布其沙漠东面,沙地面积大,地下水位深,离水源远,多年来没人愿意承包这块地。当地企业东达集团2005年在政府支持下,租下了这块地。
    削峰填谷,先在沙地上种沙柳、柠条、沙地柏等灌木、蒿草固沙,再栽杨树、柳树、樟子松等乔木绿化,一茬不活再栽一茬,荒漠终于改造成了林草丰茂的绿洲。
    沙柳、柠条、羊柴等固沙植物的嫩枝叶是优质饲料,风水梁由此建起了饲料厂;沙柳等灌木每隔三年平茬一次,砍下的枝干是造纸、人造板的原料,2013年,东达集团淘汰了水耗高、不环保的沙柳造纸项目,兴建了年产12万立方米的沙柳热压人造板厂,每年消化沙柳枝干约15万吨,木屑下脚料用于种植食用菌,可年产双孢菇、草菇和香菇等鲜品约2.5万吨。
    在治沙基础上,东达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养獭兔,屠宰獭兔的下脚料养貂,以此类推,拉成一条从獭兔到貂、狐狸、貉、狼的养殖链,每年可出栏獭兔500多万只,形成了貂和狐狸各3万只、2万只貉、40条狼的养殖规模,并且配套了獭兔屠宰厂、肉食品厂和年产30万件的皮草加工厂。
创新思路变“患”为“利”
    在库布其,有一片水沙共存的区域,水鸟翱翔天际,牛儿悠闲行走,芦苇丛随风摇曳,水道沿着沟壑蜿蜒,汇聚成一片沙漠湿地。而它的前身,确是漫漫黄沙和黄河开河水不时引发的凌汛灾害。
    黄河流经杭锦旗全长249公里,是全国黄河流域流经最长的旗县,每年有310亿立方米的黄河水从这里流过。在每年凌汛期,平均槽蓄水量在14.4亿立方米左右。
    由于受到气候的影响,这里每年要经历流凌封冻和开河流凌两个过程,凌期长达120天。一边是不时危害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凌汛之水,一边是没有充足的水资源支撑,湖泊萎缩,绿洲沙化,生态保护难题重重的库布其沙漠。库布其人不能白白浪费这珍贵的水。
    能不能将凌汛期的水引至库布其沙漠,以水治沙,变“水患”为“水利“?从权威部门专家到实地勘察论证,研究可行性等一系列专业论证,有了科学论证,剩下的就是说干就干的行动了。
    两个调蓄水水源地、部分扩建南岸总干渠、连通黄河和两个水源地、新建一条总排干沟......引水治沙就真的实现了。据悉,首期蓄水面积可达11.3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西湖。
    据杭锦旗水务和水土保持局局长刘海全介绍,和水从沙里“走”一趟,就像下过雨一样。2016年在治理区种植了14平方公里的树,成活率超过90%,30公分的沙柳苗现在已超一人高。“随着每年凌汛蓄水,能在库布其沙漠边缘形成一个自然绿化带。”刘海全说。
(来源:新华社 文/侯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