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滔滔黄河一路向东,经历百转千回,经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后,掉头南下,勾勒出一个大大的“几”字湾。1978年,位于黄河南岸的达拉特旗耳字壕公社康家湾大队,一位叫赵丑女的农村妇女大胆承包了村里的14亩土地;1978年和1979年冬春之交,黄河北岸的托克托县中滩公社,则给社员每人划分了2亩“口粮田”。
1978年,安徽小岗村“大包干”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东风第一枝”。而在几千里外,后来被称为“塞外小岗”的耳字壕、中滩的农牧民们,同样在惴惴不安中跃跃欲试。“咔吧吧”,黄河冰裂了;“呼隆隆”,黄河流凌了。不仅耳字壕、中滩,呼和浩特、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市的前身),乃至整个内蒙古也随之开启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河破冰。
“塞外小岗”与安徽小岗一样,是中国农村改革40年的一个缩影。而当人们对眼前的变化习以为常时,我们有必要把时间的指针拨向历史的起点,去追寻改革的初心。
必须一浪接一浪,否则就算解决了温饱,也实现不了富裕。
记者旁白: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无数农民也大踏步跟上了时代。这一切,来源于通过改革主动适应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深刻认知。但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倘若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久则满,满则怠,怠则滞。“改革就该像黄河的波浪,必须一浪接一浪”,这话是老百姓总结出来的,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跨越从温饱到富裕这道坎
与广大西部地区农村一样,通过第一轮农村改革,农民很快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之后通往全面小康的富裕之路并非坦途。特别是像鄂尔多斯这样自然条件差的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占了全市总面积的48%,干旱硬梁、丘陵沟壑占了总面积的48%,只有4%的宜农土地。年降水量350毫米、蒸发量却达3000毫米,水保专家称为“地球癌症”的砒砂岩裸露区,每年每平方公里侵蚀规模高达4万吨。
生产体制和经营机制的红利释放以后,虽然解决了口粮问题,但那里的村庄依然如歌里所唱,“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出生在达拉特旗的赵永亮对此感受最深。
改革开放头20年,通过发展羊绒产业,赵永亮得到了人生“第一桶金”。1996年,他在家乡达拉特旗成立了东达蒙古王集团。不差钱了,赵永亮更有精力审视日益逼近家乡的沙漠。每年春天,这里的沙尘暴滚滚而起,遮天蔽日直达华北平原,且强度一次比一次猛,范围一年比一年大,频率一年比一年高。“我对故乡最深刻的印象是,春天种了一坡,秋天收了一车,场上打了一笸箩,回家煮了一锅。”赵永亮的顺口溜,源自他对当地生活的深刻理解。
向沙漠进军,发展沙产业,赵永亮把试验品种定为沙柳。这种沙生植物,在年降雨量350毫米以下的沙区非常适于生长,抗风沙,耐干旱,具有平茬复壮的生物特性。如果不平茬,反而会枯死。正如老乡所说“一年绿,二年黄,三年见阎王”。东达蒙古王集团先后投资8000多万元在福源泉、中和西乡、永隆泉开发建设了30万亩沙柳种植基地。他们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总投资4亿元在10条黄河一级支流的小流域建立了32个库布其沙漠沙柳综合治理区,迅速辐射形成1200万亩的沙柳基地。东达纸业公司一期建成年产10万吨的沙柳制浆配抄挂面箱板纸项目,产值达3.2亿元,农牧民增收6000多万元。
尝到沙产业甜头,赵永亮正式开始了“沙漠上再造新农村”。
位于库布其沙漠东缘的风干圪梁,是达拉特旗白泥井镇一处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因风大沙多、干旱缺水而得名。2006年,赵永亮曾在此举办灯会演出活动,在集会上,他慷慨激昂:从今天开始,风干圪梁将变成风水宝地!
赵永亮给乡亲们掏心窝子:我之所以把召沟村整村搬迁,把风干圪梁改名为风水梁并培育发展产业,就是为了解决更多农村剩余劳力无处用、基础设施无人建的问题。乡亲们无土移民、拎包入住、养殖獭兔,我们保设施,保种兔,保饲料,保防疫,保收购。农牧民收缩转移、集中发展,腾出的沙地成为企业的沙柳基地,让兔舍成为企业的第一车间,昔日的农牧民成为企业的产业工人……
再造新农村就要大手笔布局。认为“不就是集中养兔子嘛”的老乡,前来一看就被震住了。一期工程建设了4个园区:一是以汽车修理、汽车配件、加油站、冷库、特色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为主,发展大运输、大物流、大服务的第三产业。二是建设移民住宅、养殖棚圈、蔬菜大棚,发展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业。三是以沙柳深加工、粮食深加工、獭兔皮肉深加工的循环经济。四是以幼儿园、学校、卫生院、民俗文化村、伦理道德教育基地等公共基础设施。从2006年11月9日第一批100户移民入住新村开始至今,已陆续有5批移民集中入住风水梁新村。移民中,不仅有达拉特旗整村的或零散的村民加入,还有来自黑龙江、吉林、河南、四川等全国12个省区的移民。经过10多年时间的建设,新村现已有移民3103户,常住人口1万多人。
在达拉特旗,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视察内蒙古,提出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要求之后,达拉特旗对辖区内龙头企业逐户进行调查研究,按照“一企一档”原则对全旗45家涉农龙头企业进行重新整理分类,引导更多企业与农牧民建立利益联结,确保形成一个产业有一个典型龙头企业,一个产业有一个典型联结模式,有效保障农牧业健康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
目前,达拉特旗已经形成服务协作增动力、规模经营提质量、订单合同促保障、股份合作共当家、订单贷款解民忧等多种联结方式。以东达公司为典型,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把养殖户生产作为自己的第一生产车间,变养殖户为产业工人。以正时公司为典型,采取“政府牵头、农民出租、企业承包、返聘工人”的模式,通过政府引导,经村集体协商,农牧民将土地以整村出租的方式流转给正时公司集中经营,流转出土地的农牧民可被优先聘用到正时公司打工,既增加财产性收入又增加了工资性收入。截至目前,达拉特旗共注册涉农企业568家,其中培育形成国家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10家、市级33家,农民合作社1415户。
记者旁白:40年前,“大包干”精神成就了“小岗梦”。如今,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繁荣发展、农民的全面小康依旧是全体国人的期待。这其中,需要工业反哺,资本助力,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持之以恒的改革。跑好全面小康这场马拉松的关键一棒,是对“小岗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最好纪念。
过去的伊克昭盟给外界的印象是荒凉、贫穷、落后,8个旗县中有5个国贫县、3个区贫县,广大农牧民千百年来靠天吃饭、广种薄收,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年均向黄河输入泥沙1.6亿吨。确立建设“绿色大市”目标后,鄂尔多斯规划确定了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启动建设无人居住的生态自然恢复区,以退为进,促进生态自我修复。通过转移农牧民和发展沙草产业,植被覆盖率由不足30%提高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0%,累计减少入黄泥沙5亿吨。全市着力改变传统落后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靠天养畜”为禁牧舍饲,变广种薄收为集中建设沿黄现代农牧业经济带。沿黄3000多平方公里冲积平原上,如今已形成60万亩规模化节水农牧业示范基地、10万亩高效农牧业基地、百万亩肉羊养殖基地、万亩标准化温室种植基地。
“纵观世界,由城乡分割逐步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各国推进现代化必须经历的过程”,时任鄂尔多斯市市长、如今担任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杜梓对此深有研究,“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经济复合系统,涉及产业发展、城市布局、观念融合等各个方面。鄂尔多斯成功转移农牧民40万人,关键是做到了四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人口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和统筹城乡公共服务”。
记者旁白:重温改革历程,并不是为了自我陶醉,而是重温改革当初为了什么而出发,依靠什么而成功,想要走到哪里去。归根结底,是为了在新时代深化改革、继续开放。面对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众多难啃的“硬骨头”,更需要我们振奋锐意改革、大胆改革、创新改革和持久改革的信心和勇气,奋力将改革进行到底。
结 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内蒙古的建设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比喻,“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样的高大个头,但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如今,“塞外小岗”乃至整个内蒙古都在以这样的精神,持续推进农村改革,努力绘就亮丽的祖国北疆风景线。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