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刘恕(右二)了解苦菜茶的特点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田裕钊(左二)与外籍专家探讨东达集团沙漠治理模式
外籍专家在记录风水梁的变迁
参会人员在刨花板厂考察
参会人员在刨花板厂考察
6月13日,内蒙古荒漠化防治科技创新国际高峰论坛参会人员来东达蒙古王集团考察调研。来自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依.佐恩、俄罗斯科学院教授依维达.莉娜,以色列布劳斯坦荒漠研究所的教授奥尔洛夫斯基,日本沙漠绿化实践协会会长田刚釟郎,中国环境院金渐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刘恕,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田裕钊,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会长安丰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中国林科院荒漠所所长、研究员卢奇,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李博生、丁国栋以及内蒙古画报社高级记者潘秀峰等专家、学者以及新华社内蒙古分社、人民日报驻内蒙古记者站、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鄂尔多斯日报、阿拉善日报、阿拉善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记者共80余人齐聚风水梁,共同领略东达蒙古王集团的沙产业成果。风水梁园区党工委书记张钊、东达集团党委副书记秦飞、东达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王永清等陪同考察调研。
内蒙古荒漠化防治科技创新国际高峰论坛由内蒙古防沙治沙协会举办,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承办,东达蒙古王集团协办。本次论坛主题是“荒漠化防治、产业驱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参会人员分别到风水梁观景台、刨花板厂、獭兔标准化养殖园区,福源泉生态建设基地等地进行了考察。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东达集团就开始在内蒙古库布其沙区大力发展沙产业,经过二十几年的探索实践和辛勤努力,在干旱的大漠里建成了一片片规模巨大的新绿洲。以“上一个项目、带一片产业、兴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为指导思想,积极创建 “生态扩镇移民、产业拉动扶贫”的新模式,在荒漠化防治中发展舍饲养殖业开展精准扶贫, 让农村美起来,帮农民富起来,使农业强起来等荒漠化防治创新实践,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沙漠化治理奇迹。在风水梁观景台,秦飞向各位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企业践行钱学森院士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就。
在獭兔标准化养殖园区,客人们考察了东达集团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就獭兔品种繁育、疾病预防、饲料来源等方面涉及到的问题与技术人员进行了探讨。东达集团为养殖户无偿提供一套住房、沼气设备等发展獭兔养殖业。养殖户只需投资2—3万元购买种兔和兔笼,就可从事獭兔养殖。企业为扶持养殖户发展,相继投入补贴资金30多亿元,提供保设施、保种兔、保饲料、保防疫、保销售的“五保”服务,确保了养殖户进得来、留得住、能致富。獭兔养殖每只平均利润18—25元,户均年收入5-8万元,大户可达10多万元。企业实行“规模化养殖、产业化配套、专业化管理、系统化分割、现代化加工、资本化运作”的六轮驱动运营管理,吸引了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和甘肃贫困地区以及黑龙江、吉林、浙江、四川等全国12个省市的农牧民来这里创业发展、脱贫致富。
考察中,客人们被东达集团在沙漠中造出的现代化城镇所深深震撼,对企业在沙漠治理中的经验、做法表示出浓厚地兴趣和认可,对企业带头人赵永亮董事长的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表示出极大地敬意和赞赏。
据悉,本次论坛采取先考察后开会的形式, 6月13日——15日为考察期,会议于 16日—17日在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治沙防沙企业将齐聚一堂,分别就各自在荒漠化防治领域的建树发表高屋建瓴的论坛,共同查找存在的问题,谋划未来的发展,群策群力,为沙区的发展谋篇布局。
(王霞)